INSIGHT|被「港深的GAY都很优秀」这句话恶心坏了

在大众认知里,“gay 都很优秀”。

香港的TXL人均金融精英,深圳TXL人均大厂是对少数派群体的无限肯定,但对于基佬来说,实则藏着诸多复杂的意味......

1、 “沉重”的标签

很多人把 “优秀” 的标签简单粗暴地贴在 gay 群体身上,这其实是一种误解。

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赞美,但背后却隐藏着无形的压力。当人们说出这句话时,往往带着预设的标准,一旦 gay 群体中的个体达不到这些标准,就会被质疑。

工作上没有突出成就,就会被质疑 “怎么 gay 也这么普通”。

然而,这并不是说 gay 群体本身不优秀,而是这种被定义的 “优秀” 太片面。

实际上,gay 群体有着许多值得被看见的闪光点。

在审美方面,不少人有着独特的品味,能将生活装点得精致而富有格调;

在生活态度上,他们积极乐观,勇于尝试新鲜事物,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;

对待感情,更是认真且专一,渴望建立真挚、长久的关系。

优秀特质,并非源于外界强加的标准,而是源自他们对自我、对生活的深刻理解。

2、 苛刻的来时路

深港gay的优秀,是“卷”出来的生存智慧

在香港中环西装革履的金融gay和深圳科技园敲代码的程序员gay,其实都是被“卷”出的人生赢家。在成长过程中,他们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偏见和压力。

这种特殊的经历,反而激发了他们内心的力量,让他们变得更加坚韧和勇敢。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,他们培养出了强大的内心和独特的能力。

同时,为了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他们努力探索自我,不断提升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。

生存压力下的自我进化:

寸土寸金的城市逼着他们学会“时间管理大师”技能——白天是职场精英,晚上是健身房常驻选手,周末还要参加行业沙龙。

就像朋友阿杰吐槽的:“在香港,不努力赚钱连柜姐都看不起你!”

国际化视野的buff加成:

深港作为国际化都市,让这里的gay更早接触多元文化,英语流利、审美在线、情商MAX成了基础配置。

某位深港gay友的择偶标准更是直白:“至少要能陪我聊波尔多红酒和硅谷创业,别一开口就‘宝,我去洗澡’。”

gay圈鄙视链的反向激励:

当“0.5以下不考虑”,“年入百万才算入门”成为暗戳戳的筛选标准时,深港gay们早就把内卷刻进了DNA。

就像某交友软件上流传的段子:“在深圳gay圈,你连Prada三角标都认不全,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‘高质量男性’?

3、那个TA对你也十分苛刻

直男月薪5000能被夸“稳定顾家”,因为社会默认女方会填平生活成本。

两个男人恋爱?

房租水电对半劈是基操,没年薪百万连“未来”这个词都不敢提——毕竟养老院都不收没亲属签字的“好朋友”。

直男送束玫瑰能换三年家务,gay送爱马仕还要被查验资报告。

不是我们物质,是弱势群体被迫把财富当防弹衣——出柜时亲戚不问“他对你好吗”,只问“他年薪多少”。

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,优秀的 gay 们同样值得被爱、被尊重。

他们在生活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,不应成为被挑剔、被比较的理由,而应是他们自信生活、拥抱爱情的底气 。他们的闪光点,在爱情的滋养下,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
但是,优秀的他们,在感情里只想做“人间清醒”。

当同龄人还在“857”蹦迪时,深港gay们已经开启了“养老模式”——他们拒绝无效社交,更不想在“屎里淘金”。

● 宁缺毋滥的择偶观:

WINDANG的配对顾问说,深港用户对伴侣的期待Top3是“精神共鸣”“情绪稳定”“共同成长”,而不是简单的“帅/有钱”。

某位香港律师更是直白地说:“我可以接受伴侣收入没我高,但思想必须和我同频。”

● 对稳定关系的渴望:

深港gay们见过太多纸醉金迷后的空虚,更懂得长期关系的珍贵。

就像深圳某科技公司VP分享的故事:“我见过太多因为利益在一起的,最后撕得比直男离婚还难看。现在只想找个人,下班后能一起吐槽老板,周末去大鹏看海。”

● 拒绝“恋爱脑”的清醒:

他们不会为了一时的激情放弃原则,就像某位香港用户总结的:“我可以接受伴侣偶尔撒娇,但如果你让我放弃事业,那拜拜就拜拜,下一个更乖。”

而且,深港gay的优秀,本质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追求。

当有人质疑“gay圈都这么物质吗”时,深港gay们用行动证明:优秀不是炫耀的资本,而是选择爱情的底气。

就像WINDANG一位会员的真诚分享:“我拼命工作、保持身材、提升自己,不是为了吸引谁,而是希望当对的人出现时,我能自信地说‘你很好,但我也不差’。”

Magazine made for you.

Featured:

No posts were found for provided query paramet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