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考结束!聊聊港深 TXL 都是何时发现自己是 Gay 的!
高考的铃声已经落下,试卷合上的瞬间,无数少年的青春故事翻到了新的篇章。
对于很多人来说,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,更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的隐秘成长。
今天,我们走进港深地区三位性少数男生的青春记忆,看看他们如何在高考的浪潮中,与真实的自己相遇。


1、 早慧的 “异类”——小凯 深圳插画师 28岁
我从小就像人群里的一株含羞草,别的男孩追逐打闹时,我总爱蹲在花坛边看女生跳橡皮筋,或是躲在教室角落画打篮球的男生。
直到高中分文理科,我才真正意识到,原来那些被当作 “古怪” 的喜好,是内心真实的投射。
高二那年,隔壁班转来个弹吉他的男生。
第一次在走廊擦肩,他吉他包上挂着的小熊挂件轻轻晃过我的手背,带着松香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那天晚自习,我鬼使神差地把练习册落在了音乐教室,却撞见他倚在窗边弹《晴天》。月光顺着他的指尖淌在琴弦上,我攥着门把手的手心却全是汗。
那段时间,我总借着请教数学题往隔壁班跑。
他用蓝色圆珠笔在我的错题本上写满批注,最后一页还画着卡通小熊。
我偷偷把那页纸裁下来藏在钱包里,高三模考失利时,摸着皱巴巴的纸片,突然就有了挑灯夜战的勇气。
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城市的大学,那张写满公式的纸,至今还夹在我的素描本里。


2、 青春期的觉醒——俊彦 香港大学生 20 岁
在小城读高中时,我的生活像被塞进了标准模具:晨读、刷题、月考,连课间十分钟都被习题填满。
直到高三上学期,后排转来个总爱把校服袖子卷到手肘的男生。
他会在我打瞌睡时用橡皮砸我后背,也会在体育课跑八百米时悄悄放慢脚步陪我。
一模前的晚自习,我因为数学压轴题急得掉眼泪。
他突然把草稿纸推过来,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漫画:“笨蛋,解题思路在这里!”
我破涕为笑,却在抬头撞见他认真的眼神时,心跳漏了半拍。
最疯狂的是高考前一个月,我们翘了晚自习去江边吹风。
他说想考香港的大学,我盯着江面倒映的星光,突然下定决心:“我陪你去。”
那段日子,我们把对方的名字写在倒计时牌上,互相抽查知识点,浇灌着隐秘又炽热的梦想。
虽然最终我们去了不同的学校,但每当我走在香港的街头,总会想起那个为了共同目标拼命奔跑的夏天。


3、迷茫的探索者——子轩 深圳创业公司职员 24 岁
高中三年,我像被困在迷雾里的航船。
对后座男生低头写字的侧脸心动,在女生递来的情书前手足无措。
直到高三成人礼那天,我和他分到一组制作纪念册。
他趴在桌上画设计图时,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阴影,我鬼使神差地用铅笔在他手背轻轻画了只小猫。
“幼稚。” 他笑着弹我的额头,却任由那只小猫在皮肤上留了一整天。
从那之后,我们开始共享早餐,在操场散步时故意错开半米的距离,却又在对方看不见的角落,把目光偷偷黏在彼此身上。
高考前的百日誓师,他给我传来写着“山顶见”的小纸条, 我攥着衣角不敢抬头,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把这句话抄在每一张草稿纸上。
后来我们考上了同城的大学,却始终没能跨过那层窗户纸。但每当我夜深人静时,依然会想起那个为了靠近他而拼命努力的自己。
高考的考卷终会泛黄,但那些藏在草稿纸边角的心事、晚自习时的并肩奋斗、为了靠近某个人而迸发的勇气,永远鲜活如初。
或许对很多人来说,高考早已成为回忆,但那份在迷茫中寻找自我、在爱意里汲取力量的成长,始终照亮着未来的路。
愿每一个勇敢拥抱真实的你,都能在人生的下一场奔赴里,遇见属于自己的灿烂星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