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香港最新平均工资出炉!GAY们进来看清你的收入排全港什么水平?
2025 年第二季度全港工资数据新鲜出炉,你有了解过你的收入在香港处于什么段位吗?
先给大家划个重点:全港就业收入中位数定格在 22300 港元,比去年同期多了 1100 港元。单说就是把全港打工人按薪资从低到高排好队,正中间那位的月薪就是这个数,这意味着有一半人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它。
而男性群体的收入中位数为 2.4 万港元,这样的水平,也能让不少基友在规划租房、社交或是未来储蓄时,多了一层需要考量的现实。


1、不同行业gay之间的收入,真的天差地别!
1、塔顶王者:金融及保险业
金融业能稳坐第一把交椅,其实不算意外。
他们的月薪中位数能轻松达到 4 万港元,快追上全港平均水平的两倍。靠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行业优势,他们拿着让不少人羡慕的薪资。
这部分精英gay下午茶常常是手冲咖啡配新鲜牛角包,下班后若想和朋友小聚,兰桂坊的小酒馆也能轻松安排,不用太纠结账单金额。
2、第二梯队:公共行政与信息技术
公共行政、社会及个人服务行业以 25,600 港元紧随其后,虽然没突破 3 万大关,但胜在稳定 。 政府部门、公立医院这些岗位的强积金福利,也能给生活多添一份踏实感。
信息技术及科研行业也不甘落后,以 25,500 港元排在后面。现在港校硕士毕业的 IT 从业者,起薪往往就能摸到 2-3 万。掌握一门硬技术,确实能让在香港的生活少些慌神。
3、中间阵营:传统行业的坚守
进出口贸易及批发行业收入中位数 25,000 港元,建造业 23,000 港元,制造业 22,500 港元 —— 在这些行业里打拼的少数派朋友,每天勤勤恳恳付出,收入却只有金融业的一半左右。有网友调侃:“同样是‘搬砖’,在工地扛钢筋,不如在银行整理报表,至少办公室的空调够冷,不用晒着太阳赶工期,月底还能多攒点和朋友去露营的钱。”
4、底层挣扎:服务行业的辛酸
最让人揪心的是住宿及膳食服务(17,000 港元)和零售行业(15,000 港元)。想想看,在铜锣湾的服装店连续站 8 小时整理货架,或是在尖沙咀的餐厅熬夜收台到凌晨,月底到手的工资就得先扣掉 5000 多港元的房租后,更别说攒钱为未来做规划。


2、年龄收入也有看点:35 + 才是人生开挂期
别再为 “青春饭吃不久” 而焦虑啦!
数据显示,35-44 岁的 “中年打工人” 里,也有不少朋友正处于人生的 “收入黄金期”,他们的月入中位数直接飙到 28,200 港元,比去年大涨 2,800 港元,升幅高达 11%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年龄段的时薪中位数也达到了 97.2 元,这说明多年积累的职场经验,正在慢慢转化为实打实的收入底气,比如能更从容地选择宜居的社区,不用为了省房租挤在狭小的劏房。
刚毕业的少数派年轻朋友也不用着急:港大、中大的医科、牙科毕业生,起薪就能突破 4 万港元,简直是 “出道即巅峰”。但也要清楚,基层服务岗位的收入中位数只有 19,000 港元,体力劳动者约 21,000 港元,从职场新人慢慢成长为能从容应对生活的 “靠谱大人”,还需要一段打怪升级的过程,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

3、区域收入地图:住在哪里决定钱包厚度?
最新数据还揭露了一个有点扎心的真相:在香港,住在哪里,可能比做什么工作更影响收入水平。中西区以 28,905 港元的月入中位数稳居全港第一,毕竟这里聚集着 IFC、太古广场等金融地标,出门拦辆的士,都有可能遇到在投行工作的同行,平时约朋友在中环喝下午茶也很方便。
而住在大埔区和北区的少数派打工人,就没那么幸运了,月入中位数仅有 20,000 港元,比中西区低了近 9,000 港元。更有意思的是住户收入数据:中西区住户月入中位数高达 42,600 港元,观塘区却只有 24,000 港元,难怪有人开玩笑说:“住在西环的朋友,约会常选在有江景的餐厅;住在屯门的朋友,更习惯约在商场里的平价咖啡店,不是偏好不同,是钱包厚度悄悄定了调,毕竟江景餐厅人均消费随便就过千。”


4、作为Gay,要月入多少才能活得体面!
在香港,少数派的 “体面生活” 离不开具体开支的支撑。我们拆解核心成本就能算出大概:
居住上,想住同志社群活跃的中环、尖沙咀,单间月租 12000-15000 港元,叠加水电费、交通费,每月居住相关支出约 13500-16500 港元;
与伴侣合租两居室(25000 港元 / 月),人均能降到 12500 港元(据本编辑部之前在会员中调查的数据,合租可降 40% 居住成本)。在香港,少数派的 “体面生活” 离不开具体开支的支撑。我们拆解核心成本就能算出大概:
居住上,想住同志社群活跃的中环、尖沙咀,单间月租 12000-15000 港元,叠加水电费、交通费,每月居住相关支出约 13500-16500 港元;
与伴侣合租两居室(25000 港元 / 月),人均能降到 12500 港元(据本编辑部之前在会员中调查的数据,合租可降 40% 居住成本)。社交方面,社群活动(派对 / 展览)每月 2000 港元、季度短途旅行均摊 1500 港元,单身者额外需 1000-2000 港元约会费;
有伴侣则需预留 3000 港元用于联名保险、共同储蓄。按香港储蓄建议(月存 10%-20%)计算:单身者市区独居 + 保持社交,月薪需 35000 港元左右;与伴侣合租,人均 25000 港元可达标;住新界且减少社交,20000 港元能维持安稳。最后,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小问题:
在香港打拼的gay友,你的月收入超过中位数22300了吗,你的月薪目前在哪个范围幅度?我真的很好奇!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