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惨!形婚后,发现老公有艾滋......”

最近一个新闻火了:重庆一名女性与丈夫结婚一年后,意外发现对方隐瞒了长达 12 年的艾滋病病史,于是起诉至法院。

正当大家都在痛骂这个男生时,男生说的话让大家震惊了:

“我们是形婚,并没有发生性关系……”原来两人均为同性恋者,这场婚姻本就是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的形婚,婚后甚至很少有肢体接触。

可最终法院还是认为男性在结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所以判决婚姻无效,男方还需赔偿女方两万元。

1、 形婚是什么?大家为什么会想走这条路?

形婚说白了就是 “形式婚姻”。

通常是两名同性恋者(多数是一名男同性恋与一名女同性恋)结伴,领取结婚证,对外扮演恩爱夫妻,私下里则各自生活。

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选择涉足这一领域?多半是被现实所迫。

父母那一辈,大多不接受 “不结婚” 的选择。

每逢过年回家,亲戚们的追问总能让人倍感压力:“什么时候带对象回来?”“隔壁家孩子都有二胎了!” 有些父母甚至会放狠话,不结婚就断绝关系。我们就曾有会员曾经租了个 “女友” 回家过年,光这笔开销就花了好几千。

还有一部分是源于社会压力。在职场上,已婚人士似乎自带 “靠谱” 光环;租房时,房东更愿意租给 “夫妻”;甚至办理签证时,已婚身份的通过率都更高。

这就像游戏里,已婚状态自带增益 buff,单身的我们想 “通关” 确实更难。

当然,也有少数人是为了实际利益,比如落户、分房等,把婚姻当成获取资源的工具。

但这毕竟是少数,大多数选择这一步的gay还是被 “催婚” 这把火烧得没办法了。

2、形婚看似可行,实则暗藏诸多陷阱

很多人觉得形婚是低成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,可实际上,里面的坑远比想象的深。

先说说法律层面。别以为领了证只是走个形式,在法律意义上,你们就是受保护的夫妻关系。

财产如何分割?债务由谁承担?

这些即便在协议里写得再清楚,到了法院也可能不被认可。

去年就有这样的案例:两人形婚,男方出首付买了房,登记了双方名字,后来关系破裂,女方硬是分走了一半房产,男方也只能自认倒霉。

当然,健康风险也不容忽视。

就像重庆这起案件,你永远无法完全知晓对方的私生活状态。

有些形婚对象表面光鲜,私下里却放纵不羁,万一染上传染病,作为法律上的配偶,想想都让人后怕。

对女性来说还有一层安全隐患。有的一开始说好各过各的,没过多久男方就催着要孩子,理由是 “给爸妈一个完整的交代”……要知道婚内强奸可是很难取证和维权的。

精神上的折磨也不可小觑。

每天都要演戏给谁看?

朋友圈要发 “恩爱” 合照,逢年过节要一起回家 “秀甜蜜”,时间久了,身心俱疲。

3、你值得更好的活法

说实话,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,真不建议大家走形婚这条路。

虽然和家里摊牌很难,但并非不可能。

我们曾经服务过的一个深圳的会员,就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和父母沟通,从一开始的激烈反对,到后来的逐渐理解,现在他爸妈已经能和他的男朋友一起吃饭了。

如果你有强大的经济实力,有一段旗鼓相当的长期稳定伴侣关系,我相信你们的出柜会来得更加顺利一些。

当然,这需要讲究方法,不能硬碰硬,得慢慢渗透。

要是暂时没法摊牌,也别急着跳进形婚的坑。

现在年轻人晚婚很普遍,爸妈慢慢也会习惯。

我们也该明白,结婚并非人生的必选项。努力工作,认真生活,把日子过得精彩,比什么都重要。

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,对我们的包容度也在不断提高。或许再过几年,我们根本不需要靠形婚来掩饰自己。

最后想说,每个人都值得被真诚对待,也值得真诚地活着。

形婚那层遮羞布,终究盖不住内心的真实渴望。

与其在虚假的关系里煎熬,不如勇敢一点,活出真实的自己。

毕竟,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。

Post a comment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Magazine made for you.

Featured:

No posts were found for provided query paramet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