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XL 太卷了!95 后男生开始批量去医美!

前两天#男生医美消费支出 3 年翻一番#话题登上热搜。据媒体报道,在医美市场中,男性的消费占比正在不断上升,2024 年中国医美市场男性用户占比达 33.7%,几乎每三个医美顾客中就有一个是男性。

男性群体医美消费支出近 3 年实现翻番,预计 2027 年中国男性医美市场规模将超 1000 亿元!

尤其是一二线城市里的医美机构男性顾客的身影更常见。而在这部分男性群体中,gay更是占了大多数。我们编辑室的小伙伴最近也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有的会员见面前虽说都看过照片,但还是会特意提前安排医美项目。

有个男生直白地说:“照片可能会修过,见面总得让人家觉得‘比照片还好看’吧?”

这并不是我们能接触到的会员中个例。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gay做医美的事儿。

1、圈内那些为 “颜值加分” 的执念

我们特地采访了我们的三位经常去做医美的会员,他们分别是:Liam、Marcus、Noah,先来听听他们做医美的原因或者动力是什么。

Liam 是风昂的老会员,三十出头,手机里常年存着两家皮肤管理中心的预约。每次给他介绍新人,他总会提前两天去做深层清洁。

三十多岁的 Marcus 上周刚去打了个热热玛吉,而且他不光抗衰上心,连发际线都盯着紧,前段时间还专门去做了额角植发。

95 后 Noah 算是圈子里的 “医美达人”,水光针是他的周末固定项目。

见面要是一脸油光,浑身班味,不是明摆着见光死吗?上次同事随口夸我皮肤透,回来我直接办了季度卡,现在每周去一次,就怕状态掉下来。

——Liam

我植发特地跟医生交代,要那种看起来像天生的绒毛感,不要太夸张了。所以不需要太多单位,就要妈生感发际线。

—— Marcus

你以为我想折腾?上次的约会对象吃饭的时候说“你比照片暗一点”,回来我立马加了光子嫩肤。在咱们这圈子,脸就是加分项,别人都在精进,你停着就等于退步。

——Noah

前阵子还有个会员跟我聊,说他认识的人花了不少钱调轮廓,“大家容易心动的人,哪个不是皮肤白净、轮廓清爽?”

他说得挺实在,“颜值跟不上,就算聊得来,人家可能也觉得‘差点意思’。”

2不同年龄段的颜值功课

其实这股劲儿在gay的不同年龄段都挺明显。

00后

00 后的gay,护肤比女生还细致,皮肤管理是基础,有人连修眉都要找医美机构的人定形状

80后

80 后们更在意抗衰,热玛吉、植发成了常项,“过了 35 岁,抗衰就像还房贷,每月都得投点”

95后

95 后最敢尝试,不光修复问题,还靠光子嫩肤、水光针维持状态,Noah 就说过:“25 岁就得开始抗老,不然明年就被比你年轻比下去。”

我们编辑室的小伙伴私下也聊过,现在gay之间都较着劲 “颜值比拼” :

你做了水光针,我就想试试瘦脸针;你抗衰用了热玛吉,我可能就去了解超声刀;连防晒都得选医美级的,就怕被比下去。

就这么一步步卷起来,谁也不敢松劲。

3、在平台待久了,多少能明白这背后的道道

1️⃣ 照片与现实的落差

大家见面前都看过照片,但 P 图、滤镜加持下,现实里的状态很容易被比下去。

Liam 就说:“你照片里光洁白嫩,见面一脸暗沉,人家心里肯定会扣分。”

毕竟谁也不想被退货吧?

2⃣️圈子里的审美偏向

打开社交软件,“白嫩”“少年感” 总被反复提起,好像成了默认标准。

更逃不开的是 “年龄焦虑”。圈子里好像有个隐形的时钟,过了 30 岁就被贴上 “资深” 标签,过了 35 岁甚至会被调侃 “该退圈”。

Marcus 就坦言:“看到二十多岁的弟弟们一脸胶原蛋白,真怕自己被归到‘长辈组’,只能靠医美硬撑着年轻态。”

连 95 后的 Noah 都在焦虑:“现在 00 后都开始做抗衰了,我不抓紧点,明年就成‘老腊肉’了。”

3️⃣ 认同与安全感

还有 “认同与安全感”。很多人在现实里藏着自己的身份,只能在圈子里找归属感,而 “符合审美” 成了融入的方式。

Marcus 就说过:“把自己收拾得符合大家喜欢的样子,好像在圈子里更有底气,不怕被排斥。”

但说真的,看着大家为了颜值这么折腾,我们也挺感慨的。

因为平台促成的长久配对里,没一对是靠完美脸蛋撑下来的,反倒是那些能接受对方素颜、包容小瑕疵的,走得更稳。

或许哪天圈子里能少点 “颜值绑架”,多点 “你本来的样子就挺好” 的包容,大家才能轻松点。毕竟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。

我们最终还是想帮大家认识真正匹配的人,能一起经营长久关系的伴侣,而不是一时的“见色起意”。

Magazine made for you.

Featured:

No posts were found for provided query paramet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