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GAY来说,只有生理性喜欢才能走的更长久吗?

【夜话升级·情感诊所】

你的心事,我们来治愈🌙

升级后的【夜话】栏目正式上线啦!近期后台被大家的私信“轰炸”——作为一个Gay,从职场迷茫到恋爱纠结,从异地恋危机到家庭矛盾,尤其是那些藏在心底的情感困惑,像一团乱麻让人揪心。

我们懂你!有些心事难以对朋友开口,网络上碎片化建议又让人更迷茫:是“果断分手”还是“再给一次机会”?是“冷战到底”还是“主动低头”?是时候让专业视角来拆解这些情感难题了!

全新亮点:

● 专家入驻:特邀情感咨询师,用心理学模型+实战经验为你解答;

● 匿名倾诉:粉丝投稿问题经脱敏处理匿名发布,你的隐私我们“加密保护”;

● 多维互动:每期除了专家解析,还会开放评论区让大家投票支招,你的观点可能成为TA的破局关键!

📣参与方式📣

1️⃣ 添加顾问微信提交你的困惑(可匿名)

2️⃣ 留言区互动写下你对本期案例的看法

3️⃣ 每周定期,和港深精英一起在文字里寻找答案

快别让深夜的眼泪独自蒸发,让【夜话·情感诊所】成为你的树洞与指南针。下一期的主角,或许就是你💫

1、 第6期问题对gay来说只有生理性喜欢才能走得更长久吗?

Stephen,你好,我是Aron。

最近我陷入了一段很矛盾的感情里,想听听你的看法。

三个月前,我通过朋友认识了阿哲。他几乎符合我过去列在 “理想型清单” 上的所有标准:性格温和,工作稳定,会记得我随口提过的喜好,甚至连吃饭口味都和我高度重合。

身边的朋友都说 “你们太配了”,我自己也觉得和他相处很舒服 —— 他会在我加班时送来热咖啡,会在我情绪低落时安静地陪在旁边……

可问题是,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
和他在一起时,我能清晰地感受到 “被照顾的温暖”“被理解的安心”,但从来没有过那种 “心跳漏半拍” 的冲动。比如并肩走在路灯下,他靠近时我不会下意识屏住呼吸;拥抱时,身体也不会有那种 “想更紧一点” 的本能反应。这种 “舒服” 里,好像缺了点不受控制的吸引力。前几天和他散步时,我看到迎面走来一个男生,穿着简单的白 T 恤,甚至没看清脸,心脏却突然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,脚步都慢了半拍。那种感觉很奇怪,明明我知道对方和我 “不合适”(后来听朋友说他性格很跳脱,完全不是我能驾驭的类型),但身体就是会有反应。

这让我开始怀疑:是不是只有那种不受控制的生理性喜欢,才能支撑一段感情走得长久?像我和阿哲这样,靠 “合适” 和 “舒服” 维系的关系,是不是终究会因为缺少本能的吸引力而散场?

期待你的回复。

2、配对顾问Stephen在线解答既不忽视生理性喜欢的信号也不低估责任和包容的力量

Hi Aron:

我是WINDANG风昂的配对顾问Stephen。

收到你的信时,我正对着电脑里几十份会员的情感档案出神,你的文字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让我想起了太多相似的故事。你所经历的这种矛盾,其实是很多人在感情里都会遇到的 “十字路口”—— 一边是看似完美的 “合适”,一边是难以言说的 “心动缺失”。

别着急,我们一点点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,或许你会有新的思路。

1、先弄清什么是生理性喜欢,它藏在哪些细节里?

你在信中提到 “看到陌生男生时心脏突然一紧”,这其实就是生理性喜欢最生动的体现。它不是我们大脑经过理性分析后得出的 “我应该喜欢他”,而是身体跳过思考,直接发出的信号。

我服务的会员 Zach 曾经跟我分享过一个特别具体的场景:

他和前任第一次约会是在一个下雨的傍晚,对方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,裤脚沾了泥点,说话时因为紧张还带着点磕巴,这和他一直以来 “喜欢成熟稳重、一丝不苟的男性” 的标准完全相悖。但当两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,对方为了让他不被淋湿,悄悄把伞往他这边倾斜了大半,肩膀被雨水打湿却浑然不觉时,Zach 说 “那一刻,我突然想伸手帮他拂掉肩上的水珠,这个念头来得特别突然,完全不受控制”。

后来他们在一起两年,虽然最后因为现实原因分开,但 Zach 始终记得那个瞬间 —— 那就是生理性喜欢,它藏在那些你来不及思考的动作里,藏在那些让你 “突然想靠近” 的冲动里。

这种喜欢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它会让你忽略那些 “不合适” 的外在条件。

就像有人明明说自己不喜欢戴眼镜的男生,却会在某个戴眼镜的人笑起来时,觉得镜片后的眼睛格外明亮;有人说自己绝对不找比自己年纪小的,却会在某个弟弟递过来一杯温水时,突然觉得被照顾的感觉很奇妙。这些都是生理性喜欢在作祟,它比我们列的 “理想型清单” 更诚实。

2、别误解,生理性喜欢不是见色起意,它背后藏着进化的密码

我知道,你可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:“这不就是看脸、看身材吗?说穿了就是见色起意吧?”

真的不是这样。

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,生理性喜欢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“生存智慧”。

我们的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细微的信号来判断对方是否 “适合” 自己,这些信号包括信息素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“气味”)、体态特征(比如走路的姿势、说话的语调)、甚至是微表情。

有研究发现,当两个人的基因互补性较高时,他们的信息素会让对方产生愉悦感,大脑会因此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和苯基乙胺,这两种激素会让我们感到兴奋、愉悦,甚至有点 “晕头转向”,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 “明明他没做什么特别的事,我却总是想到他”。

我的会员阿凯就有过这样的经历。他身高 180cm,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 “必须找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高的伴侣,这样站在一起才般配”,所以当朋友把身高 170cm 的伴侣介绍给他时,他一开始是拒绝的。但第一次见面时,对方因为紧张,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咖啡杯的杯沿,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手背上,那双手不算特别大,但手指修长,指甲修剪得很干净。

阿凯说 “就在那一瞬间,我之前设定的所有标准都崩塌了,我满脑子想的都是‘他的手看起来很温暖’”

后来他才知道,这种对特定体态特征的关注,其实是身体在帮他筛选 —— 对方的健康状况、基因质量,都可能通过这些细微的特征传递出来。

所以说,生理性喜欢一点都不肤浅,它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 “筛选机制”。

3、划重点:激情是爱情的 “点火器”,但长久的感情需要 “持续供氧”

你在信中问:“是不是只有那种不受控制的生理性喜欢,才能支撑一段感情走得长久?”

我觉得生理性喜欢是点燃爱情的火种,但要让这团火一直烧下去,需要的是更多的 “燃料”。

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:有的情侣一开始因为强烈的生理性喜欢而走到一起,每天恨不得 24 小时黏在一起,看对方的眼神都带着光。

但当最初的激情褪去,他们发现除了身体的吸引,两人在价值观、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分歧 —— 一个喜欢安静地在家看书,一个喜欢热闹地出去聚会;一个花钱大手大脚,一个习惯精打细算。没有了激素的 “加持”,这些分歧就会变成争吵的导火索,最后只能不欢而散。

相反,我服务过的一对伴侣 Joe 和 Mike,他们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。

Joe 是个性格内敛的程序员,平时话不多,最大的爱好是在家研究各种代码;

Mike 是个活泼开朗的健身教练,喜欢交朋友,周末总爱组织各种户外活动。

他们第一次见面是通过朋友的聚会,Joe 觉得 Mike“太吵了,说话声音像在喊”,Mike 觉得 Joe“太闷了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”,可以说一开始几乎没有什么生理性喜欢。

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:都很有责任感,也很懂得尊重对方。Joe 知道 Mike 晚上怕黑,每天睡觉前都会检查好卧室的小夜灯,确保灯光柔和不刺眼;Mike 知道 Joe 胃不好,从不带他去吃辛辣的食物,还专门跟着教程学做养胃的粥。

这就是长久的感情 —— 它需要生理性喜欢点燃最初的火焰,但更需要责任、尊重和包容来持续供氧。

4. 给你的答案:生理性喜欢是 “敲门砖”,但 “门后的修行” 更重要

回到你的问题上:“对 gay 来说,只有生理性喜欢才能走得更长久吗?” 我的答案是:不是。

生理性喜欢是一段感情开始的 “敲门砖”,它让我们有勇气去认识一个人、了解一个人,但它并不能保证这段感情能走得长远。

你和阿哲的相处很舒服,他记得你的喜好,照顾你的情绪,这说明你们之间有很好的 “感情基础”。这种 “舒服” 不是凭空而来的,它需要双方的用心和付出,是很珍贵的。而你对那个陌生男生的 “心跳漏半拍”,也很正常,它只是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 “生理性喜欢是什么感觉”。

或许你可以试着和阿哲坦诚地聊一聊你的感受,告诉他你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舒服,但也有点困惑为什么没有那种强烈的冲动。如果阿哲是一个值得你珍惜的人,他会理解你的感受,甚至可能会和你一起去探索 —— 也许你们可以一起做一些新鲜的事情。比如去尝试一次蹦极,在刺激的环境中看看彼此的反应;或者一起去一次长途旅行,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相互依靠的感觉。有时候,生理性喜欢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,它可能会在相处的过程中慢慢产生。

当然,你也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感受:和阿哲在一起的 “舒服”,是不是能让你愿意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即使一开始没有强烈的生理性喜欢,这段感情也有走得长远的可能;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也不必勉强自己,毕竟感情不能只靠 “合适” 来维系。最后想告诉你的是,爱情从来没有标准答案。有的人因为生理性喜欢开始,最后在磨合中找到了长久的相处之道;有的人一开始平平淡淡,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。重要的是,你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 —— 既不忽视生理性喜欢的信号,也不低估责任和包容的力量。

如果之后你有新的想法或者困惑,随时可以来找我聊,我一直都在。

Stephen



Magazine made for you.

Featured:

No posts were found for provided query parameters.